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各种饮料包装均有配料表,配料表是对食品进行营养信息和特性的说明,企业通过配料表进行正确标注,避免夸大宣传,同时也保护了消费者的知情权。配料表通常不会存在有成分添加但却没有标示出来的情况,如果有则属于违法行为。
作为消费者如何看饮料配料表?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系教授蒋卓勤介绍,根据预包装食品标签的相关规定,配料表里按照食品采用原料的高低排序,“原料含量最高的排在前面,含量低的排在后边。”比如,这款葡萄味酵素气泡水里的200多种配料其实并非原料,而是用其发酵产生的一个成分,“用这种标签是一种误导”。
他称,饮料包装除了看配料表,还需要关注营养标签,营养标签里面有五大核心指标,能量、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以及钠的含量,如果饮料包装没有将其列出来,是不规范的。
他建议,我们去市场上挑选饮料,首先看标签里的配料表,原料从高到低,按照排序可以看出用什么原料做的饮料,比如同一款橙汁饮料,如果配料表排在第一的是橙汁,另一款配料表排第一的是水,前者橙汁含量比后者高。其次,看营养成分表,看能量、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以及钠的含量,注意五大核心指标里100毫升或者100克的含量。
添加剂多不利健康零糖并非无糖他强调,饮料最主要作用是补充水分,最好的饮料是白开水或者淡淡的茶水。市面大多数饮料是配置出来满足口味的享受,难以避免含有各种各样的添加剂,尽管添加剂的种类和含量符合我们食品安全标准,但是,“添加剂不是我们的营养素,吃多了,会加重我们身体的代谢负担,总的来讲对我们健康不利,也没什么营养作用。”他建议,挑选同类饮料时,选择添加剂尽可能少的。
对于部分饮料宣称“零糖”,他解释,根据标签法的相关规定,如果100毫升或者100克饮料,含糖量等于或少于0.5克,就会标为零糖,“不等于真的是无糖,只是含糖量很低”。
反式脂肪长期积累易导致肥胖有业内人士指出,根据GB7718《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》,配料表的顺序应当根据配料加入量从多到少排列,也就说“在配料表中,哪种成分越排在前面,其含量就越高。”当配料表中出现的添加剂过多时,表明该饮料经过深加工,应慎重选择。有些食品添加剂要少吃或尽量不吃。比如反式脂肪不易被人体消化吸收,长期积累可能导致肥胖。包括人造奶油、人造黄油、植脂末、植物奶油、氢化植物油、代可可脂等都属于反式脂肪。
人工添加糖主要有白砂糖、蔗糖、果糖、麦芽糖浆、浓缩果汁、葡萄糖等,如果配料表中,人工添加糖排名越靠前,含糖量就越高,减肥人士需要注意。饮料类最常用的防腐剂主要是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。相比苯甲酸钠,山梨酸钾的安全性更高,可以迅速地被人体的代谢系统吸收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,在体内无残留。
其指出,甜味剂主要出现在一些标有“无糖”“0糖”的饮料中,有天然甜味剂、人工甜味剂和糖醇类甜味剂之分。目前饮料市场较具认可的是糖醇类甜味剂,如木糖醇、山梨糖醇、赤藓糖醇、麦芽糖醇、甘露糖醇、乳糖醇等。
采写:南都记者 杨婷